數據支撐:萬般稅事E網收 ——2014年全國稅務工作系列綜述之六
2014年7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支持上海自貿區發展“辦稅一網通”10項創新服務措施閃亮登場。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32種涉稅事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辦理稅務登記證時間大大縮短,涉稅事項網上區域通辦率達到99.3%。
“辦稅一網通”只是稅收信息化建設“萬綠叢中一點紅”。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時代到來,稅收信息體系已經覆蓋到稅收工作各個環節,貫穿于治稅帶隊各個方面。
金稅三期優化版:金色翅膀放飛夢想
金稅工程是***信息系統工程,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稅收領域的重大科技創新工程。
為進一步推進和優化金稅三期工程,切實讓金稅三期工程這個“金色翅膀”展翅翱翔,國家稅務總局全面啟動了金稅三期工程優化實施工作。面對這項全國稅務系統***信息化工程,優化實施工作組從需求到設計、從關鍵技術到架構框架、從數據結構到系統開發,對金稅三期工程各子系統開展了全面的梳理、優化和調整,從本質上說,優化實施工作就是對金稅三期工程開展的一次徹底重構。通過這次重構,金稅三期工程優化版的各個子系統在整體架構、業務實現、系統功能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均有了質的飛躍。
優化實施工作立足于實現三期現有系統的版本提升,同時更持續關注于應用創新。以發票服務管理創新為例,創新理念,實現“以票控稅”向“信息管稅”理念轉變;創新制度,完善制訂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創新發票載體,改變發票過度的形式要求,突出發票以采集交易信息為主的作用,還原發票商事憑證本質;創新服務手段,構建更完備、人性的納稅人發票服務體系;創新管理方式,稅務機關全面及時采集發票信息,堵塞制假、售假、用假漏洞。通過一系列創新,目前,網絡發票系統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上線,實現了發票的實時開具、實時采集和實時查詢,達到發票信息的數據化、閉環管理目標。電子發票更踏出了發票去監制、無紙化的堅實一步,在全國8個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成功落地。
通過優化實施工作打造的金稅三期工程優化版,初步實現了“可移植、可擴充、可兼容、可信賴”的優化目標。較之于原有系統,金稅三期工程優化版將產生更深遠的影響:真正建立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業務服務架構,并提供了相應的服務;完善了業務信息共享的中心樞紐,實現了業務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訪問性;實現了全面參數化的配置定義功能,促進業務處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集中了全國稅收管理信息,全面反映全國稅收業務開展狀況;完成了辦稅服務渠道整合,使納稅人在不同的服務渠道獲得同樣的服務體驗。
發票管理升級版:破解發票“不堪承受之重”
國家稅務總局建立的金稅工程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實現了增值稅“以票控稅,網絡比對,稅源監控,綜合管理”的閉環運行,有力打擊了利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抵稅款行為,保證了稅制改革順利實施。
隨著“營改增”迅速推進,增值稅納稅人急劇增加,增值稅發票系統急需擴容。同時,現行發票管理系統只管專用發票,不管普通發票,容易產生騙稅漏洞和***問題,導致稅收損失。
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著手打造既適應提高稅收管理水平、方便納稅人和基層稅務機關操作,又滿足治理發票***問題、利用稅收大數據服務決策的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從根本上遏制虛假發票,防止稅收流失。
全國啟用了新版專用發票、貨運專票和普通發票,使防偽特征增加到9項;規定成品油經銷企業應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有效防止利用增值稅發票逃騙稅。與此同時,如期完成了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的開發測試,率先在天津、上海、山東和湖南試點,試運行平穩且成效顯著。
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升級版覆蓋了包括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臨時散戶在內的所有增值稅納稅人,形成了全國統一的納稅人檔案庫。覆蓋了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在內的所有發票,將納稅人開具的所有增值稅發票納入增值稅發票系統平臺管理,提高了網絡便捷安全辦稅能力、信息采集比對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
內控機制升級版:為執法管理裝上“警報器”
“48戶企業第二季度所得稅申報收入小于增值稅申報收入,56戶企業增值稅申報附列資料異常?!辈痪们?,湖南省岳陽市經濟開發區國稅局稅務人員陳飛鷺上班后打開電腦,顯示屏上就跳出風險內控預警信息。陳飛鷺說:“內控機制就像‘信息衛士’,實時提醒執法風險,讓我工作底氣更足了、信心更大了?!?br/>
隨著稅收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的深入推進,如何既為稅務人員執法減壓,又有效防范執法風險,杜絕慢作為、亂作為甚******現象的發生?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認真總結近年來內控機制建設經驗,著力打造制度加科技、管隊又治稅的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用科技為制度籠子“上鎖”。
國家稅務總局將內控機制需求作為金稅工程三期研發的重要內容和評估重要指標,升級改造現有稅收業務、行政管理軟件,集成各領域風險點,將內控軟件嵌入其中,通過“風險提醒”和“風險阻斷”,為執法服務、行政管理裝上“電子監控眼”。目前,已有30個省級國稅局和29個省級地稅局應用了內控系統,廉政風險防控效果十分明顯。
廣東省國稅局監察室主任許滿棠表示,該局升級版內控風險防御系統,無縫嵌入綜合征管軟件等應用系統,給工作流程中的每個風險點增加監控模塊,只要稅務人員登錄,系統便自動運行,一旦出現風險便實施攔截、指引和即時處理。
“各崗位稅務人員風險有哪些、在哪里、有多大,清清楚楚,基層稅務人員執法時的心理壓力大大減輕?!焙笔∠尻柺袊惥旨o檢組組長王全平說。
稅務審計升級版:創新“1+X”風險管理技術
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嘗試應用稅務審計軟件系統,通過網絡虛擬空間實現工作任務推送、結果反饋、信息共享和跟蹤問效,探索開展“1+X”模式下的網絡同步稅務審計,收到了較好成效。
針對大企業數據集中度高的特點,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組織力量直接從企業集團總部抽取全部成員企業的財務會計數據,用于集中案頭審計,或分發給現場審計團隊使用,解決了企業會計核算集中后基層稅務機關無法獲取財務數據的難題。同時,直接獲取存儲在國家稅務總局綜合數據平臺和金稅三期相應軟件系統中的稅收征管數據,匯集補充到統一的后臺數據庫,為稅務審計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2014年,共獲取3556戶企業的國稅征管數據和2187戶企業的地稅征管數據。
“1+X”稅務審計升級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一個大后臺,多個小前端”。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審計團隊承擔主審工作,也就是“1”;各省針對審計對象逐戶明確輔審人員并組成省級審計團隊,承擔輔審工作,也就是“X”。在集中數據和網絡互聯的保障下,主輔審之間實現工作流的推送。二是“一個超級用戶總攬全程,多個地區信息盡收眼底”。在審計軟件中嵌入跟蹤監控模塊,審計組可以對整個案頭審計工作實行痕跡管理、實時監控。同時,總局可通過“超級用戶”監管整個審計工作過程和結果。三是網絡虛擬集中,打通機構層級。由于是在網絡虛擬環境下的扁平化審計方式,可以實現總局團隊對每個層級審計小組的指導和監控,有效解決了現行體制下長期存在的層級過多和信息衰減問題。